当年写给甄供的信件
甄供兄:
圣诞节过后从峇株吧辖回到渔乡,拜读了您的来信,一时欣慰之至,兴奋万分,因为这是小弟生平第一次看到文艺副刊编者的笔迹。虽然它只是寥寥几句话,但它所包含的分量,和那股无以名状的热力却使我不得不更认真对待创作,免得文艺春秋变成文艺垃圾,沾污了马华文坛。
本人酷爱阅读杂文,也喜欢写杂文,明知杂文不容易写好,但是我还是想到就写,有感而发,对周遭看不顺眼的事物产生不满情绪就想到将一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在稿纸上,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可是没有那种能力,往往眼高手低,词不达意,可能是个人对事物的观察力不够明锐,对材料挖掘不深入,以致手写出来的东西有不忍卒读的感觉。我想设法写好杂文,又苦于没有名是指点,无助之余,也只能徘徊在文艺的旁门左道。
据说兄台是杂文的能手,评论文章也是高手,相信对杂文创作方面一定富有经验与心得,希望兄台不吝赐教,在文艺创作这方面多多指点迷津,使尚在暗中摸索的我不致误入死胡同,则感激不尽。
个人以为文艺春秋应该多发表一些短小精干,既嬉笑怒骂且富有人生哲理的文章,如果能与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视乎可走的生路,更在欢迎之列——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管见,同时一些文友也有同感。
杂文这种具有时间性的“埠利通”的特点是能直接,迅速地反映社会日常生活的剧变。优良的杂文作者往往能够及时抓住从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各种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现象或事物,并以冷静的头脑对事件的本质进行剖析,同时应用幽默与讽刺的笔调,帮助读者提高现实生活的认识。
区区管见,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草此,即颂
编安
弟
夏思霖上
一九七七年二月九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