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黎海寧的《愛玲說》

香港著名編舞家、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編舞黎海寧的新作《雙城記──香港.上海.張愛玲》將於香港上演後赴上海演出,成為香港參與上海世博會展演的重點節目之一。
 黎海寧說,這次的《雙城記》其實是自己的前作《愛玲說》的一次再發展。《愛玲說》是2000年時她為台北越界舞蹈團的四位台柱所創作的作品,秉持了黎氏一貫的人文思索厚度與音樂素養,用「意識流」的方式,展現出張愛玲老年蟄居後於美國的最後居所。當時飾演張愛玲的,是台灣著名舞蹈家羅曼菲,她時而是年老的張愛玲,時而又穿梭進入張氏的作品中,現實與想像混雜,繁華中又見蕭索。
 《雙城記》的結構和《愛玲說》相比,可以說沒有太大的改變。編舞同樣從年老的張愛玲作為切入點。舞台上,一張沙發讓人聯想隱居的張愛玲去世前的居所,而沙發前的地毯則劃分出表演區域。飾演老年張愛玲的舞者與張筆下的人物在這區域中進進出出,也暗喻了現實與想像的交錯與重疊。
 黎海寧說,當時取名為《愛玲說》和周敦頤的《愛蓮說》有一定的關係,也許因為張愛玲本身特立獨行的氣質,但更多的,是因為這個「說」字所帶來的「私秘感」。「用這個『說』字,是我想表現好像是她的腦中聽到許多的聲音,但那些聲音又是她自己寫的文字。」在《雙城記》中,黎海寧同樣用上了一些張愛玲的文字去表達這種感覺。
 「裡面用上了兩大段的文字,一段是《怨女》中的,很情慾的一段描寫,在舞蹈中是在沙發上的一段比較情慾的演出。」黎海寧說,她覺得這段文字很有迫切性,似乎文字本身就推讀者不斷向前,光是讀它都好像有呼吸困難的感覺。張愛玲文字的魔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演繹張愛玲作品的影視作品和舞台作品眾多,大都跨不過文字的坎。雖然表演中會引用一些「張言」,但黎海寧說並不想用舞蹈去表現張愛玲的文字特點,也就更不會用身體語言去展現張氏的文字魅力。
 「張愛玲是天才,她最好的作品都是在二十多歲時完成的。那麼年輕的時候怎麼就對生命有那麼深入的觀察呢?她真的是個很敏感的人。在作品中,我只是嘗試去展現我對於張愛玲的印象,或想像,以一個女性的角度。她的好多故事都是關於傳統對於女性的束縛,她們有很多東西想要逃離,但最終卻又無法逃脫,這個舞也處理這個問題。她小說中的女性的掙扎,很多都是不成功的。但我覺得她自己某程度是成功了。她老年的生活,許多人覺得悲慘,離群索居,但是我看來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她應該是自得其樂的。」
 舞作的音樂選擇與編排也頗有心思。不僅有黎海寧所擅長使用的西方音樂,還加入了東北二人轉音樂、二胡,甚至昆蟲的聲音。用編舞家的話來說,似乎有「精神分裂」般的混雜感。

文:尉瑋 圖: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

1 条评论:

Matheus陈伟哲 说...

有机会要多找她的著作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