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星期二

草上飞的足球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破舯舡渡过。在这个被移殖迁徙的新村华校附近就是我父亲的菜园,隔了一条公路就有一座足球场。

每到傍晚时分,球场上不约而同,从四方八面涌来马来友族青年踢足球。我们一群小孩,放学就逗留在足球场四周围观。当时五六十年代,马来亚是名闻遐迩的“羽球王国”,华语课文也有念到这段威风史,老师在课堂上说得天花乱坠,可惜校内只有乒乓与篮球,而我对足球却情有独钟,常常为了看足球赛而耽误了吃晚饭的时间,回到家除了挨骂,还要挨饿。

遇上雨天没割胶,我和弟弟就呼朋唤友,蜂涌到足球场去寻找乐趣,追赶跑跳。其中最懊恼的是我们没有足球可踢。开始找来铁罐踢踢,后来用报纸等类包成球状当球踢。接着用胶丝胶团包裹成球来踢。最后大伙集思广益,凑聚些零碎钱交给英文老师黄子珍,斗胆要求他替我们卖一粒足球。当时黄老师很疼我,因为我英文拼写常常一百分,他常以糖果奖励我。

盼望着的日子终于来了,和蔼可亲的黄老师把一粒直径六寸的橙色胶球交到我手里。我真感激他,心里多兴奋,多么雀跃,心里巴不得早点放学回家好踢球过瘾。

从那时开始,一有机会,我们一伙野性十足的孩子,根本不知天高地厚,只要有球在,赤膊光脚,争先恐后就上阵博杀。由于没有成人当教练,单凭个人平时的观察,在草场上横冲直撞,一窝蜂似的追逐着那粒小足球。草场失修,蔓草整尺高,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拼命踢,死命追,怕只怕足部接触不到那唯一的球似的。这样又踢又追又跑又喊,仿佛一股魔力把一粒球往草上飞奔。甚至下雨、闪电、响雷,我们还是不当一回事,还是如狂如痴的穷追不舍,尤其是靠近
禁区与龙门,处处窟窿积水,双方还是纠缠不休,人人想直捣龙门建功,谁不想临门一脚定江山?往往非得搞到双方筋疲力尽才肯罢休。

童年在足球场上的欢呼永远是珍贵的记忆。我在渔乡执教时也常与学生踢成一片,同时也协助校方训练足球校队代表。七十年代,育本曾经荣登学联小学足球锦标宝座,当时华小能突破友族激烈的夹攻可真不容易啊!

到了八十年代,我回乡服务,被选中担任当地青团运主席。兴趣所致,我发起在拥有我童年足迹的足球场上主办了三届振业杯全县华人青年足球锦标赛。当时盛事赛会状况热烈无比。如今忆起不胜唏嘘。年华不为人留,当时草上飞的球影还历历在目,而人影却日渐模糊不清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