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不由人喜欢或不喜欢。
未注生,先注死,说明生死根本由不得人类的摆布。
一样生,百样死;生离死别,在在是人生旅途的无奈,也是人生所不能避免的遭遇。只有衰老与生病倒是可以用养生与护理之道减缓,或减轻痛楚。不过劫数一到,还是要向阎罗王报到的,所谓“阎王要人三更死,岂可留人到五更”。
未老先衰,未富先老是人生的感慨。当代的人,尤其是想永远保持青春活力的人,总会想方设法美容,拉皮,吃保健品,上气功班,练瑜伽,林林总总的养生健体,莫不是为了延长寿命而已。可是无常一到来索命,还是无奈唉叹在人间“潇洒走一回”,这正好吻合一个真理——我们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任何时期都是这世间的过客而已。真如基督教徒在讣闻中写的“在世寄居若干年”一样巧合。
童年在乡村生活过清贫的日子,整天除了上学,就是玩耍游戏,简直无忧无虑,有点像“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那种感觉,也不知道什么是病痛。一次看到弟弟生病,躺在木床上轻声地呻吟,就引来了妈妈的关心和特别照顾,还特地买了一关红十字炼奶给他调养,亲自下厨熬鱼粥喂他吃。晚上外婆特地到我家探访,还带来水果,饼干,阿华田等手信,嘘寒问暖,临走还再三交待妈妈如何悉心照料弟弟。
这一切,看在眼里,听在心上,实在很羡慕弟弟生病,因病得福,打心里就像生一次病,看看大人们如何手忙脚乱款待我个病人。幸亏我没有遇到,我国宣布独立前后,当时乡下连诊疗所也没有,只有中药店铺可勉强派上用场。直到走入社会谋生,也没有请过病假。
如今医生已可以上电视打广告,看看人家一场小病就到医院或私人诊所,打针服药,动不动就看专科医生,拿钱换命的大有人在,也有人赚了天下人的钱,无暇生病;一病不起,大笔的钱花完了,可是最后人命也没了。这证明时代进步了,医院与诊疗所也多了,人民也富裕了,想当年我们一家七口,根本就是病不起来,因为生病就是频临死亡的边缘。
退休后赋闲在家,看书阅报写稿自娱,我认是幸福的人生一大快事。所谓“病从口入”,今天突然上吐下泻,怀疑是食物中毒,浑身不舒服,只想躺躺,喝喝水,只得暂停活动,休息修养,没有看医生或吃药,到傍晚居然好了,吃了些稀饭调菜汁,提早上床睡觉。
人家说:“小病是福”,我也有同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感觉更能教人刻骨铭心。今天庆幸得了小病,在此默默感恩之际,以其感叹人生短暂,自身渺小,去日苦多,不如学一学古人“万物静观皆自得”吧。
1 条评论:
u sick again??
take care of yrself k??
发表评论